|
電磁流量計在測量液體介質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當電磁流量計的測量存在誤差時,就會對很多方面的應用產生不小的影響,那么,電磁流量計產生誤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1、被測管道內沒有充滿液體。在背壓不足或者傳感器安裝位置不符合要求時,會導致管道內的液體介質不能夠充滿,隨之可能會混入氣體。當氣體量很少時,測量結果會和實際值有小的偏差,而當混入的氣體比較多時,則可能出現測量值不穩定、輸出晃動的情況,這時候的測量值因誤差較大而不能作為正確的結果。
2、被測液體介質中含固體成分。當被測液體中混入固體物質后,就會出現漿液噪聲、電極被污垢沾染、襯里被磨損或被沉積覆蓋、液體流通截面積變小等情況,從而會導致測量結果存在誤差。當出現沉積層導電時,甚至會直接造成流量計發生故障。
3、電極和接地環的材質選擇不當。電極材質選擇失當會導致其發生腐蝕或表面效應,這種情況下很有可能會影響電極對流量信號的檢測。而當接地環材質選擇不當時,很有可能造成電磁流量計不能夠進行正常的工作。
4、介質中存在結晶體。當電磁流量計測量的是易結晶的化工物料時,如伴熱保溫不能正常實施,則會在流體流過測量管時因降溫引起內壁結上一層晶體,為了避免這一現象的發生,可以將流量計的上游管道進行伴熱保溫強化。同時可以考慮將管道連接選為方便拆卸維護的方式。
5、介質電導率超出允許的范圍。因電磁流量計生產廠家在規范規定下限值時是在各方面使用條件都比較良好的情況下測出來的,而在實際應用中的條件很難達到這樣的理想狀態,因此當液體的電導率接近下限值時,很有可能會出現晃動現象。因此,一般情況下能穩定測量的導電率下限值要高1-2個數量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