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磁流量計(Eletromagnetic Flowmeters,簡稱EMF)是20世紀50-60年代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而迅速發展起來的新型流量測量儀表。
1.精度等級和功能
在選用電磁流量計的精確度等級時,首先考慮的是儀表的使用場合,因為不同的場合用戶對流量計的精度要求是不一樣的,比如貿易結算,要求精度高,可選用0.5級或更高,而一般的過程控制,根據實際工況選擇0.5級或1.0級;另外在一些簡單的流量監控場合,用戶只需對流量趨勢做一些簡單的判斷和控制,這種場合可采用插入式的電磁流量計,現場維護安裝也方便。
2.測量介質流速、與口徑
測量一般的介質時,電磁流量計的測量流速在5-12m/s,口徑也盡量同管道體一致。但有些場合,現場介質流速偏低,則必須做縮徑處理,提高流速,保證在流量計的測量精度范圍內??趶缴蠌腄N10到DN2000均是常用口徑,適用于不同的場合需求。對于一些特殊的介質,如易粘附、易沉積、積垢的流體,流速應不低于2m/s,最好提高到3?4m/s,這樣可以避免粘附、沉積和結垢發生,若測量的電極受到結垢等因素的影響,可能導致測量不正常。而對于磨損性較強的漿液,一般流速控制在2?3m / s, 從而降低對電極和襯里的磨損。測量低電導率的流體,則盡可能選擇低流速,因為流速提高時流動的噪聲會增加,從而可能導致流量信號輸出波動現象。
3.介質電導率
我們知道,使用電磁流量計的先決條件是被測介質必須是導電的,至少不能低于儀表規定使用的5us/cm,導電率低于這個值會使測量誤差過大甚至不能使用。實際使用過程中也經常受一些條件的限制,比如分體型導線長度的影響。一般分體型的導線長度受介質電導率影響,一般5us/cm的介質測量導線最長5米,10us/cm的介質測量導線為10米,以此類推,最長不能超過100米,我們一般建議最好在50米以內使用,以保證測量的性能。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從參考書上查到的電導率是純液體時的電導率,而工程實際使用的介質成分比較復雜,加上溫度影響,往往和資料上的數據不完全一致,必要時還需要現場取樣測定;同時有些純液體在資料上查出的電導率低于規定值,但是實際上使用時會有些雜質,這類雜質的存在增加了電導率,以致電磁流量計可能可以使用,因此必要時還是需要取樣測定介質的導電率。
簡單介紹了在電磁流量計選擇過程中應該注意的要點,當然,為了保證流量計可靠穩定地工作,我們還需要獲得更多現場的第一手資料,包括安裝位置的影響等等,我們都不能忽略,往往會由于一個細小的環節疏忽導致流量計不能可靠工作,那都是得不償失的。因此,我們最后強調,在選型的過程中要牢牢把握以上幾個要點,以確保電磁流量計的成功應用。
|